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上海中心城区启动市场监管“3+1”

发布时间:2014-10-29 04:00   浏览:679
中心城区启动市场监管“3+1” 
 
  近日,上海中心城区陆续推进市场监管“3+1”改革试点。
  10月20日,浦东新区“3+1”市场监管体制正式运作的第一天,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启动了以价格监督检查为主的综合执法行动。
  据悉,此次改革是在今年1月1日浦东新区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将原来由浦东新区物价局行使的价格监督检查职能划入,市场监管局承担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等职能。有关价格管理职责仍由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浦东新区物价局)负责。
  这次改革顺应了在上海市中心城区推广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四合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是对浦东现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拓展,将更好构建起一个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全过程的综合监管体系。
  今年5月17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提出扩大本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范围从浦东新区扩大覆盖到中心城区。10月20日前后,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等八个中心城区也陆续推行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格监督检查“3+1”改革试点,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部陆续挂牌并正式运行。
  
浦东95.34%人员下基层
  浦东此次“3+1”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进一步突出综合设置与精专管理相统一,力求简政放权。新划入的价格监督检查职能整合进现有的内设机构——市场规范监督管理处(网络商品交易监督管理处),加挂“价格监督检查处”牌子,负责价格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综合协调;并在综合执法稽查支队增设1个大队,承担专业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覆盖全区36个街镇的市场监管所(含驻区机构)负责包括物价检查在内的日常综合监管工作。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四合一”改革总体方案,市场监管局再加挂浦东新区质量发展局牌子。
  其次,进一步突出监管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原浦东新区价格监督检查所共有工作人员43名。这次改革中以“做实做深基层、做精做专机关”、“人随事走、编随事转”的原则,安排2名人员至机关市场规范监督管理处(价格监督检查处),其余人员全部充实基层,下基层比例达95.34%,其中13名至稽查支队,28名人员到各市场监管所,加强一线监管执法力量,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浦东新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区域广、任务重、人员少等矛盾。同时,执法的手段也相应增加,消费者如遇价格违法行为,将得到更及时有效的处理,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同时,进一步突出增强执行力,做到监管无缝衔接。在筹备阶段,浦东市场监管局就将法制保障和业务培训作为重点贯穿其中,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完成了《价格监督检查实务》(上、下两册),对价格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案卷制作等进行汇集,下发执法干部先期自学,并组织了全局千余名干部开展全员培训,使干部尽快掌握价格执法监督检查的业务。在改革完成后运作的第一天,浦东市场监管局的干部就进入角色,正式开展监管执法,使改革过渡期间“无真空、无缝隙”。
  
将继续打造升级版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综合执法稽查支队队长苏国平表示,下一步将发挥“3+1”改革的人员优势、资源优势,加快进行队伍融合、职能整合,尽快从“物理整合”转为“化学融合”,继续积极打造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2.0甚至3.0版本。
  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表示,此次改革改革从“三合一”拓展到“3+1”,改革程度更深、力度更大。价格监督检查职能并入市场监管局,只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又一个台阶。浦东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当好改革“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的要求,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3+1”体制改革优势,努力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市场监管“国际化”思路,实现“浦东能突破、上海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改革目标。
  
多个城区实行“精兵简政”
  在浦东新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10月20日前后,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等八个中心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部陆续挂牌并正式运行。
  10月20日,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挂牌仪式上,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和12个街道、镇的市场监督管理所同时挂牌。据悉,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一步将把原各部门涉及的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2365质量技术监督热线、12331食品药品举报热线、12358物价监督热线和12345市民热线等投诉、求助平台、热线整合为一个公众诉求处置平台,更快更好地维护老百姓利益。此外,“四合一”后,杨浦区市场监管局机关编制核减、人员下沉,内设机构数控制在18个以内、机关工作人员编制数控制在22%以内,比合并前大幅减少,监管执法的力量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相关的事权也作了适当调整,将有利于完善基层监管执法体系。
  静安区在四局合一后,内设机构由原来的27个减少至18个,精简33.3%;局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20名减少至65名,精简45.8%。除专业性强和风险较高的事项外,凡能由基层监管机构承担的综合执法事项,原则上全部下沉,全局77%的人员将在基层一线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普陀区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也翻开了一页新篇章,将实现机构改革与精兵简政、监管力量下沉相结合,在原有10个工商所的基础上,与所有的街镇一一对应设置了9个市场监管所,原有4个部门的内设机构减少至18个,全局干部中80%的人员在基层、在一线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浦东新区下一步将发挥“3+1”改革的优势,加快进行队伍融合、职能整合,尽快从“物理整合”转为“化学融合”,继续积极打造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2.0甚至3.0版本。
 

技术支持:上海汇检菁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3426号-2   您是第位访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