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扩容 进口化妆品加速涌入中国
转载自中国化妆品网
4月21日,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统一揭牌。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到昨日第二批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一年多时间,自贸区概念在中国如火如荼。
近几年,化妆品在我国进口消费品占比逐渐增加,进口化妆品也一直占据电商渠道重要比例。随着自贸区2.0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将以更低的价格购入自贸区的进口化妆品,同时跨境电商亦在自贸区紧锣密鼓地布局,国内化妆品品牌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低价获取进口化妆品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内消费实力及护理意识的增强,进口化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韩联社报道,今年3月韩国化妆品出口额为2.7746亿美元,是韩国关税厅自2000年1月开始公布相关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值,其中出口至中国内地的金额达1.1889亿美元,排行首位。
以广东省为例,化妆品进口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中。根据海关统计,2014年广东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6781吨,比2013年增加20.4%;价值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
而在自贸区催生的“进口商品直销”模式下,在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中,以最早的上海自贸区为例,消费者能购买到比市场价格便宜10%至30%的进口商品。
根据上海海关数据,2014年上海自贸区进口消费品达1142.6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较2013年提升10.7个百分点。这其中,在去年1至7月,上海自贸区化妆品进口24.5亿元,进口额仅次于汽车、医疗保健品、手表,位列第四;增速为45.7%,位列第二。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的“进口商品直销”模式将在粤闽津得到复制,国内消费者购买到低价进口化妆品的几率大大增加。
而在自贸区落地后,化妆品海淘也将继续迎来利好。根据跨境电商的“保税行邮”模式,境外商品入境,暂存自贸区或者保税区,消费者购买后以个人物品清关发货,消费者只需缴纳行邮税。这样便降低了海淘的成本与运送时间。
2014年8月,亚马逊跨境业务便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启动,更有媒体报道称,目前阿里巴巴、聚美优品、唯品会等电商均有布局自贸区的意向。
聚美优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聚美优品在深圳与广州保税区的工作均在进行当中,关于聚美自贸区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思路目前正在探讨摸索。
据了解,去年9月聚美优品已经在国务院首批保税区试点开建上万平方米自理仓,公司还对海淘业务实施10亿元的补贴。也就是说,通过聚美优品的海淘渠道购买的化妆品,24小时之内就能从公司保税区的仓库中发货,同时还能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
本土品牌如何应战?
“不管是进口商品直销模式还是海淘渠道形成规模后,会逐步对化妆品零售业采购渠道产生一定冲击,目前国家营业税和化妆品消费税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对于整个供应链,比如进货渠道的对比和筛选会产生有力的挤压。”资深日化专家冯建军告诉记者。
广州一本土日化厂家负责人则表示,不管是直销中心还是跨境电商目前在国内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现在判断化妆品市场的影响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值得关注,目前韩国化妆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快速提高,像悦诗风吟这种主打年轻、平价路线的韩妆,势头非常猛。今后通过中韩自贸区,这些品牌可能会逐步降价。这对国内同类型的品牌来说是一个挑战。”其补充道。
对此,韩后品牌管理中心总监肖荣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贸区的启动对于本土化妆品公司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其表示,本土化妆品企业借机做OEM(贴牌生产)或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均指“代工生产”)都很有潜力。
对这一说法,冯建军表示认可。他认为,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可以吸引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化妆品生产商由于人力资源等的成本优势,就有机会得到OEM或者ODM的订单。
“过去几年国内本土化妆品牌一直是快速成长,今天的土洋之争和十年前的土洋之争竞争格局是完全不一样的,随着微商这类新渠道的兴起,现在本土品牌优势比外资更大。”冯建军表示,除了代工,通过自贸区,本土化妆品品牌亦有了“走出去”的机会。
事实上,在消费市场逐步放开的当下,本土企业已经开始了“进攻”步伐。4月17日,佰草集首家海外旗舰店便落子法国巴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一家韩国知名的化妆品品牌,正在寻找合适的中国企业来对其进行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