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以“科技界共识”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7-01-11 05:20   浏览:415

1月6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自2011年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持续六年组织权威专家对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解读,并梳理了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谣言。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面临的挑战。主办方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也提出科学建议,引起关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以及来自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来自50余家媒体的代表参会。

陈君石院士在《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报告中指出,过去30年中国从食品短缺发展到基本解决温饱,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但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农业和食品业产业结构与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诉求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只有遵循风险分析框架,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社会共治,才能稳步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他指出,当前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源性疾病危害最大,但是认识不足和防控措施薄弱,病因调查水平低;化学污染方面,主要问题有粮食和蔬菜中的重金属(铅、镉)、粮食和坚果中的霉菌毒素、畜禽养殖中非法使用兽药、蔬菜和茶叶种植中非法使用农药;食品掺假或欺诈是一个突出问题,相当普遍,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心;风险交流薄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过度担心,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危害大于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他认为,当前重点工作应进一步探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加强部门间协调和合作;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要从以抽样/检测为主转变为以过程监管为主;完善和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原则;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完善和提高对风险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特别是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食品行业要加大对食品安全保障的投入,包括人、财、物;无论是政府还是食品企业,首要的是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热点解读具客观性、权威性、专业性

此次专家解读的均为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如网络食品、“胶水牛排”、抗生素等。同时,在对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的解读中,不单单是邀请权威专家予以解读,活动主办方还对舆情话题趋势进行了回顾分析。

在对 “胶水牛排”的热点解读中,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2016年12月10日媒体的大量转载报道将舆情引向高潮,引起舆论对“胶水牛排”安全性的质疑。有媒体以试验称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等报道,刺激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而随着多名业内专家对“卡拉胶”安全性的解读,舆情渐趋平稳。

在对抗生素与兽药残留进行解读时专家指出,抗生素对保障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贡献巨大,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但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世界各国已逐步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此外,对于兽药,我国有明确的使用标准且与国际接轨,农业主管部门对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严格监管,对违规和滥用农药、兽药的,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我国兽药使用量整体较高,养殖业存在的一些兽药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因此,科学认识抗生素,理性对待耐药菌的安全风险,以及进一步重视兽药“滥用”问题,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有效控制是当务之急。

此次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解读中,所邀请的专家跨领域、跨学科,不单单局限于食品科学及相关领域,也拓展至法学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认为,通过保障食品安全来维护公众健康是网络食品监管的底线。

2016舆情关注热点呈现四大特征

近年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三司的支持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每年都会对当年的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跟踪和解析。2016年全年完成对30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跟踪与解析,较上年增加3个。期间,70余位食品及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参与其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表示, 2016年舆情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呈以下四大特征。

一是相较2015年,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下降,而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风险提示”增长迅速。亦显示了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正从相对被动的危机应对走向更加从容、主动的“和平时期”的消费者教育。二是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准确率大幅上升,也表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食品安全热点报道的专业性有所提升。三是热点解析的区域从过去对中国大陆的热点到对进口食品的关注度提升。这也表明,在全球背景下,守住进口食品安全的风险与责任均在加大。四是2016年的热点解析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前三位为: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对比2015年热点解析涉及到的排名前三的关键词微生物、乳制品、保健食品,可以看到微生物、保健食品仍然是媒体重复关注的热词。

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面临不小的挑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在对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以下方面对去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亟待深化协同机制。由机构改革带来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协同机制来解决,根据事权划分财权,在理清事权的基础上强化食品安全的属地责任,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是源头污染等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农用化学品存在使用过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及畜牧和水产养殖环节,滥用兽药、激素和生产调节剂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农产品源头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对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的监管亟待加强。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食品数量近年来呈井喷之势,其中包括餐饮服务和预包装食品的销售。而对线上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监管途径,也缺乏网上交易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四是食品安全网络环境应得到治理。网络谣言泛滥,许多早已“辟谣”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反复炒作,但这些谣言却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导致食品安全网络环境的恶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走火入魔。五是企业主体责任。由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占比较低,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普遍存在,给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再加之农业生态环境对食品种植和养殖的影响,食品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诚信水平欠缺,给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孟素荷教授也表示,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去年对全国食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来看,整体情况良好,质量趋于稳定,表明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的情况依然是稳中向好。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的普及,使目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难点和重点在网络自媒体。这不仅表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公众科普在我国的艰巨和长期特征,也显示科技界与媒体共同持续推进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的必要和迫切。中国食品安全报


技术支持:上海汇检菁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3426号-2   您是第位访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