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本市保健类消费投诉报告
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仍是最大问题
2016年度,上海市消保委系统受理保健类消费投诉共计654件(数据统计至2016年12月20日)。其中,涉及保健品的投诉611件,保健用品的投诉43件。
从投诉数据看,有85%以上的投诉指向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情况,投诉集中反映保健品在保健功能和产品功效等方面与商家描述不相符。消费者投诉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宣称具有提高免疫力、辅助降糖降脂降压、缓解疲劳、减肥等功效的保健食品,也包括如虫草、燕窝等名贵中药材,以及以这些药材的名义加工提取的所谓保健食品。主要消费人群,则集中于中老年群体。
目前,针对老年人消费群体的保健品销售市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乱象。一些保健品销售店,往往集中在老年人口较为密集的小区和菜场周边,其开展的各类营销活动对老年人非常具有蛊惑性,导致众多老年人不断上当,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虚假宣传,
误导老年消费者
今年6月,消费者张老先生向消保委投诉称,其在自家信箱收到一本《90天奇治糖尿病》书籍,书中名为“中华糖尿病康复协会”的机构向读者推荐一款“糖安康”保健食品。专业机构的推荐,立刻引起患糖尿病多年的张老先生的注意,当即联系机构购买了若干产品。但在收货后发现,所谓的保健食品其实只是普通食品,并不具有书中宣称的降糖功效,遂与商家联系退货,但至今未收到退款。
目前,针对老年人消费群体的保健品广告宣传中,普遍存在虚高价格、虚编疗效、虚夸品牌等问题。一是超出核准范围夸大宣传; 二是使用食品、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三是利用所谓专家、消费者的名义进行宣传;四是不标明批准文号、标志、适宜或不适宜人群等产品信息;五是把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食品进行宣传。一些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往往在直销广告中夸大产品功效,集中宣传产品的某些优点或特殊功能,但对于消费者应当了解的服用注意事项、产品适宜人群、副作用等基本信息一概不提。
防不胜防,
营销方式花样百出
今年4月,消费者周先生参加了一场无土栽培免费讲座,后被主办方带往浦东某农业基地参观。参观过程中,主办方从蔬菜种植、无土栽培等话题逐渐转向水素、氢负离子等保健概念,开始进行相关保健品推销,并声称产品是用含有氢负离子的原料加工,从珊瑚中提取营养元素,具有治疗功效,并宣称产品十分稀有和珍贵,且数量有限。
目前保健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营销手段正在不断升级,体验推销、邮寄推销、电话推销等方式层出不穷。许多经营者借专家咨询、健康体检、免费旅游之名,打着“公益”的旗号进行营销。为了吸引老年消费者,经营者更是大打亲情牌,并施以小恩小惠,步步为营,以取得老年人信任。一些保健品经营者冠以“幸福9号”、“幸福之家”、“社区养老服务社”等具有迷惑性的名称,使很多老年人掉入陷阱。
维权艰难,
投诉效果不理想
乱象丛生的保健品市场,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不少困难。部分投诉涉及的商家行踪不定、人员复杂,有些还是跨地域销售,无固定经营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诉的实际解决率。有的经营者会将产品体验和产品销售分开进行,经营场所往往只用来给老人体验产品,体验过后由大巴将老人拉到提前租用的酒店、会场进行推销,入店前往往还要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年轻人一般无法进入,这样相对封闭的销售模式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
处理投诉中发现,一些商家在售后过程中设置高门槛,提出各种理由阻碍退货或拖延退款,也给案件的调解增加难度。
技术支持:上海汇检菁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3426号-2 您是第位访客